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及《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環發【2006】28號規定和要求,特將安徽涇縣石山水泥有限公司涇縣石山水泥用灰巖礦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情況告知如下:
一、 項目名稱及概況
1.項目由來
安徽涇縣石山水泥有限公司原有礦山位于涇川鎮東南距涇縣縣城10公里的石山村,開采礦種為水泥用灰巖,礦區面積0.15km2,開采深度為+220m至+79m標高,采用露天開采方式,生產規模為10.0萬噸/年。
原有礦山由于位于G205國道可視范圍內,影響美觀和行人車輛安全,需要轉移礦址。由涇縣石山水泥有限公司申請,經涇縣國土資源局批復(《關于涇縣石山水泥廠石灰石礦轉移礦址的批復》,涇國土資[2010]66號文),涇縣石山水泥有限公司新礦山位于涇川鎮王龍應山,礦區面積為0.09 km2,生產規模為30萬噸/年。
2010年11月,建設單位委托銅陵化工集團化工研究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編制完成了《安徽涇縣石山水泥有限公司涇縣石山水泥用灰巖礦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并通過相關部門的審批。
2.基本情況
⑴ 地理位置及交通
涇縣石山水泥用灰巖礦礦區位于涇縣城區350°方向,直距約8千米,行政區劃現隸屬安徽省宣城市涇縣涇川(昌橋)鎮管轄。預設礦區中心地理座標:東經118°24′01″,北緯30°44′08″。
預設礦區東側1千米有G205國道通過,可北通蕪湖至江蘇,南連徽州至江西,東達宣城至滬、浙,在建中的京福高鐵穿縣境而過。礦區從陸路可通達全國,交通方便。
⑵ 項目名稱、建設單位及項目性質
項目名稱:涇縣石山水泥用灰巖礦礦產資源開發利用項目
建設單位:安徽涇縣石山水泥有限公司
項目性質:新建(B1019 粘土及其他土砂石開采)
⑶ 建設規模、產品方案及服務年限
建設規模:年產水泥用灰巖礦30萬噸。
產品方案:水泥用灰巖礦石子,其產品粒級分為60~40mm、40~30mm、30~16mm、16~5mm、5~0mm。
礦山服務年限:5.93年,基建期:1年。
⑷ 投資總額
項目總投資388萬元,其中建設投資338萬元,流動資金50萬元。
3.項目建設內容
安徽涇縣石山水泥有限公司水泥用灰巖礦項目建設內容詳見表1。
表1 項目建設內容一覽表
工程類別
|
單項工程名稱
|
工程內容
|
主體工程
|
露天開采工程
|
礦床的開采方式為自上而下的露天臺階式開采,臺階高10m。設計開采能力為30萬t/a,服務年限5.93a。
|
礦石加工工程
|
礦石經多級破碎篩分后得到粒級分為60~40mm、40~30mm、30~16mm、16~5mm、5~0mm的產品。
|
輔助工程
|
工業場地
|
設置在礦石加工場地,包括辦公、生活等輔助設施、配電房、破碎站、礦石臨時堆場、成品臨時堆場等
|
炸藥庫
|
項目不設置炸藥庫,炸藥定期由當地民爆服務隊負責配送,采場內設置臨時炸藥存放點。
|
排土場
|
本項目廢石、渣土全部送到涇縣城東開發區的建設工地堆填工業場地及修路用,本礦不設排土場。
|
運輸道路
|
項目需建設一條道路用于礦石運輸,外部道路全長為660m,與現有道路相通;內部道路全長710m,泥結碎石路面。運輸方式為汽車運輸。
|
礦井防排水
|
采場采用自流排水,雨水沿自然坡度排出;采場各個臺階設置排水溝;水經沉淀后排放。
|
公用工程
|
給水
|
生活、生產用水均來自井水
|
供電
|
設計315kVA變壓器1臺供電
|
供氣
|
配1臺10m3移動式空壓機提供空氣動力
|
環保工程
|
廢氣治理
|
井下采取濕式鑿巖,爆破前對爆堆灑水;對采礦工業場地及運輸道路采取灑水抑塵;破碎粉塵采用旋風除塵器處理后達標排放。
|
廢水治理
|
雨季產生的淋溶水經沉淀后外排;生活污水量較少,由于無完善的市政管網措施,項目產生的生活污水經收集后排入化糞池,定期由村民清理用于肥田,無外排。
|
噪聲控制
|
選擇低噪聲設備;對主要噪聲源采取隔聲、減振、消聲等綜合控制措施。
|
固廢處理
|
廢石、渣土全部送到涇縣城東開發區的建設工地堆填工業場地及修路加以綜合利用;生活垃圾送垃圾填埋場進行衛生填埋。
|
生態保護與恢復
|
在開采前進行編制水土保持方案和環境影響評價,開發過程中加強生態保護和水土保持,服務期滿后對工業場地等進行全面復墾。
|
二、 項目建設對環境可能造成的影響
2.1 施工期
1.廢氣
本項目施工活動中,對環境空氣的影響因素主要包括建筑材料運輸、卸載中的揚塵,土方運輸車輛行駛產生的揚塵,臨時物料堆場和裸露地產生的風蝕揚塵,混凝土攪拌產生的水泥粉塵等。
運輸粉狀物料時,應采取帆布遮蓋的方式;卸料時盡量降低高度,對散狀物如沙子、石子堆場也可采取灑水抑塵措施。
施工需要運進大量的建筑材料、設備等,行駛在施工現場的主要運輸通道上的車輛來往頻繁,特別在土建施工期產生的揚塵量較大,是影響區域大氣環境的最不利時段。為減少運輸過程中的道路揚塵產生量,應定時對道路灑水抑塵;同時施工運輸車輛行駛速度限制在20km/h以下。采取以上措施,道路運輸對環境空氣的影響范圍相對較小。
工業場地在施工階段的植被破壞后將會造成地表裸露,在長期干燥無雨及大風天氣條件下,裸露地面和堆置的土石方極易產生風蝕揚塵。為防止物料堆場揚塵的污染,本評價建議,散狀建材應設置簡易材料棚。在天氣干燥、風速較大時,易揚塵物料應采用帆布或物料布覆蓋。對有包裝的建材應設置材料庫堆放,避免露天堆放造成環境污染。
此外,混凝土攪拌機加料中產生的水泥粉塵也是施工期的一個主要污染因素。攪拌機加料過程易產生水泥粉塵,水泥粉塵粒徑細小,易飛揚。混凝土攪拌機四周應設置圍護結構,并應對施工人員加強勞動保護。
2. 廢水
評價項目施工期廢水主要為施工沖洗廢水和施工人員生活污水。
施工期沖洗廢水一般產生于石料沖洗、混凝土攪拌與養護過程及施工機械的沖洗等,主要污染物是SS和油污等,質和量是隨機的,很難估量,排放量不大,可設截水溝和沉淀池,經沉淀處理后,可回收用于工業場地的防塵和灰土拌和用水,不對外排放。
施工期生活污水來自施工隊伍的生活活動,主要為盥洗廢水,主要污染物為COD和NH3-N。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用于全部用于綠化,不外排。
綜上所述,該項目施工期廢水不會對地表水環境產生明顯影響。
3.噪聲
結合現場情況,建設項目400m范圍內無居民,項目施工期只要加強管理,其對區域聲環境的影響在可接受范圍內。
4.固體廢物
施工期剝離的土石為施工期固體廢物的主要來源。經計算,本工程施工過程中總剝離量約為2萬噸,填方量約為4000噸,總棄方16000噸,采場剝離的巖土運輸到涇縣城東開發區的建設工地堆填工業場地及修路用,本礦不設排土場。
施工現場廢棄的建筑垃圾宜分類回收,施工中產生的碎磚、石、砼塊、黃沙等建筑垃圾作為地基的填筑料。各類建材的包裝箱袋應派專人負責收集分類存放,統一運往廢品收購站回收利用。
生活垃圾應及時運往城鎮生活垃圾填埋場進行衛生填埋。
5. 生態環境
本項目屬于礦山開采項目,建設性質為新建,施工期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主要集中在廠區和運輸道路兩側,礦區范圍相對整個生態評價范圍而言,其占地面積小,不會對評價區域內的生態環境產生明顯的不利影響。同時,在施工過程中只要切實做好各種生態保護措施,施工結束后再因地制宜地進行生態恢復,將可使施工生態環境影響降低到最低限度。
2.2 營運期
1.廢氣
本項目主要污染源為采場粉塵和破碎粉塵,主要污染物為TSP。經預測建設項目下風向最大地面濃度占標率小于10%,對區域大氣環境和環境保護目標的影響程度極低,在可接受范圍內。
2. 廢水
項目營運期間無生活污水、生產廢水外排。
3.噪聲
經預測,項目廠界晝、夜噪聲貢獻值均能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的2類標準要求,本項目建設對區域聲環境的影響在接受范圍內。
4.固體廢物
廢石、渣土全部送到涇縣城東開發區的建設工地堆填工業場地及修路加以綜合利用;生活垃圾送垃圾填埋場進行衛生填埋。
5.生態環境
本項目對生態環境影響主要體現在地表植被破壞、土地利用方向、地形地貌變化、水土流失和動物分布等幾個方面。
在建設施工過程中,建設單位應按本報告書中提出的水土保持方案和環保措施,安排資金和部門進行落實;項目服務期滿后立即進行生態恢復,那么本項目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在可接受范圍內。
綜上所述,從環境保護的角度而言,項目所在地具有一定的容量,項目建設對環境的影響在可接受范圍內。
三、 環境影響報告書提出的環境影響評價結論要點
本項目的建設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符合當地環境與產業發展規劃。項目選址適宜,防治污染的環保措施完善可行,根據環境影響預測評價,本項目建設投產后的環境影響比較小,在當地環境可接受的環境容量范圍內,項目建設具有一定的社會、經濟和環境效益。因此,從環境保護角度,建設項目可行。
四、 公眾查閱環境影響報告書簡本的方式和期限
公眾可向建設單位或其委托的環境影響評價機構索取環評報告書簡本其他信息,可以在報告書報批之前通過電話、傳真或電子郵件等方式咨詢,聯系方式***
1.建設單位
單位名稱:安徽涇縣石山水泥有限公司
聯 系 人***
聯系電話***
2.環境影響評價機構的名稱和聯系方式
單位名稱:中鋼集團馬鞍山礦山研究院有限公司
聯 系 人***
聯系電話:0555-2404635 傳真:***
電子郵件***
自本公告起10日內,公眾可通過公示的聯系方式***
五、 征求公眾意見的范圍和主要事項
1、征求公眾意見的范圍考慮以擬建項目所在地區域內的公眾為主,其它公眾為輔的原則;
2、公眾在提出意見時,應本著客觀、公正的原則。
3、對本項目建設如有較大疑義或持反對意見,請在公告期間向建設單位或評價單位提出質疑。
4、為了更好的進行意見反饋,請留下您的具體聯系方式***
六、 征求公眾意見的主要方式
公眾以電話、信函、傳真、電子郵件***
七、 公眾提出意見的起止時間
公眾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十日內與建設單位或環評單位聯系,反饋本項目在環保方面的意見和建議。
公示單位: 安徽涇縣石山水泥有限公司
中鋼集團馬鞍山礦山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