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標編號: | 2009-1070/CG(P)20091221 |
---|---|
加入日期: | 2009.11.19 |
截止日期: | 2009.11.27 |
招標業主: | 沈陽市地方稅務局 |
招標代理: | 沈陽市政府采購中心 |
地 區: | 沈陽市 |
內 容: | 一、系統定制要求 (一)定制類型 所定制的財務管理軟件為國內一流品牌的網絡版、數據集中式的財務軟件,包括賬務管理系統、報表管理系統和財務分析系統。投標單位須提供能證明其能力的相關資質材料。 (二)定制范圍及并發用戶數量 1.使用單位范圍 (1)主管會計單位:市局; (2)基層會計單位23個:包括市內分局5個,郊區分局4個,開發區分局5個,縣(市)局4個,稽查局、市本級、市局機關、事業單位及培訓中心各1個 |
產品名稱
|
數量
|
技術參數
|
網絡版財務軟件系統
|
1套
|
一、系統定制要求
(一)定制類型
所定制的財務管理軟件為國內一流品牌的網絡版、數據集中式的財務軟件,包括賬務管理系統、報表管理系統和財務分析系統。投標單位須提供能證明其能力的相關資質材料。
(二)定制范圍及并發用戶數量
1.使用單位范圍
(1)主管會計單位:市局;
(2)基層會計單位23個:包括市內分局5個,郊區分局4個,開發區分局5個,縣(市)局4個,稽查局、市本級、市局機關、事業單位及培訓中心各1個。
2.并發用戶數量
系統實際需要并發用戶數量為:賬務管理系統和報表管理系統60個;財務分析系統30個。
(三)技術規范
本軟件系統實施所涉及的技術標準和規范、產品標準和規范、工程標準和規范及驗收標準和規范必須符合下列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條例及規范:
以上所列的主要技術標準和規范,供貨方應提供有關證明材料。
二、系統設計要求
(一)運行環境
1.系統運行環境應與現有局域網配置相適應
現有局域網配置為:市局內部百兆帶寬,市局到分局十兆帶寬;
2.系統運行所需硬件配置
對于系統運行所需數據庫服務器與應用服務器統一布署在市局,投標方需詳細說明所需服務器數量與配置。
(二)系統的個性化需求
1.運行的安全性
系統必須提供多賬套管理功能,要求能同時建立和管理多個獨立核算單位的財務賬套,各賬套的科目結構等互不沖突,業務數據完全隔離;各基層會計單位可設置多賬套,并可對所設賬套的財務報表進行任意組合的合并上報;各賬套系統應基于統一的用戶安全管理模式和數據集中模式,用戶權限管理采用開放的可擴展的單點登錄模式,以保證未來業務應用擴充,并實現權限統一管理的需要,同時,要做到:
(1)數據加密:數據傳遞采用加密算法,在傳送過程中保證數據的安全;
(2)客戶認證:進入系統的用戶必須通過身份認證,并且每個用戶的密碼在數據庫內加密存放。
(3)權限管理:系統應提供完善嚴密的權限控制機制,來保證對不同操作員的業務處理范圍的授權,保證機密數據的安全。
(4)備份機制:系統應提供完善的自動備份與恢復功能。
2.操作的穩定性
(1)系統應用平臺應支持主流的各種操作系統,包括Windows NT 、Windows Xp和Windows 2003,若在現有操作系統環境下無法安裝和運行軟件,應免費提供可支持的正版操作系統;能夠支持主流的各種數據庫,包括SQL Server2000、SQL Server2005和SQL Server2008等大型數據庫;
(2)系統應提供統一的基礎數據標準,要求基礎數據必須滿足財政部發布的數據源規范和財政業務數據標準,可對財政部發布的規范和標準進行實時更新和維護;
(3)可導入性:要求對原有財務軟件(金蝶K3單機版財務管理軟件)所有數據可直接導入到新軟件中,延續會計電算化操作的便捷和準確。
3.應用的便捷性
(1)系統能夠提供輔助統計的定義、掛接、匯總功能,方便信息處理過程中對科目、項目、資金性質、指標來源、支付方式摘要等基礎信息以外的任意統計標識的核算、匯總,滿足管理過程中對特定工作的經費統計要求,為加強管理、爭取經費支持提供操作手段;
(2)系統要求提供強大的查詢分析功能,任意用戶可根據自身工作要求定義不同查詢方案,可保存個性化查詢方案,能提供各種豐富的分析和展示手段;
(3)系統要實現對主管單位對各基層會計單位財務活動的實時監控職能。一方面是實時監控功能,只要業務發生,上級主管部門就可以隨時查詢。對下屬單位控制也是實時的,通過系統可以實時地根據設置的條件來進行相應的控制;另一方面,集中監控功能,主管部門可以方便快捷的獲取到下級單位的相關財務信息,對所有下級單位的財務信息進行匯總分析,要實現最明細級科目的匯總分析和比較功能。
(4)系統中的所有數據表格均可導出為Excel表格,以便于編輯和使用。
4.技術和業務的可擴展性
(1)系統必須提供多維要素輔助核算的賬務處理模式,實現會計科目多核算項目的核算功能,能滿足財政收支分類改革、國庫集中收付改革等對財務核算的管理要求;報表管理能與財政決算報表系統對接,并能完成決算報表的上報操作,保障數據正確性;
(2)系統的設計和二次開發應基于面向服務架構的軟件平臺,應基于具有良好的擴展性和升級能力,以保證系統技術和業務的可擴展性。在本項目建設時,就要著眼于將來的公共財政管理綜合業務,實現可擴展的數據標準定義和業務應用。同時,整個系統涉及多個應用業務系統和多個環節,需要多個模塊協同工作,軟件設計時要堅持組件化設計和標準化接口的原則,提高系統的易維護性和可擴充性,避免因一部分程序的修改影響到其他部分。
三、系統功能要求
(一)賬務管理系統
基本功能包括:初始化、憑證處理、記賬、結賬、賬簿查詢打印、往來管理、出納(現金、銀行)管理、預算指標控制管理、項目管理、部門管理、各種財務報表等日常業務處理。
1.提供憑證錄入時實時顯示當前科目、往來單位余額功能;
2.提供方便快捷的查詢功能:
(1)科目、部門、項目賬冊多條件選擇組合查詢功能,包括:總分類賬、明細分類賬、多欄明細賬、輔助核算匯總表、輔助核算明細表、未記賬憑證查詢、多單位報表合并匯總查詢和跨年度查詢等;
(2)穿透式查詢功能,要求能支持"表、賬、證"追溯式的穿透查詢和自定義查詢條件等多種查詢機制,可由報表聯查到對應的賬簿信息、會計憑證信息以及憑證的來源業務單據;總賬聯查明細賬、會計憑證以及來源業務單據;
(3)摘要匯總表支持多科目查詢和聯查功能,可供了解所關注業務的全貌,自動轉賬編輯憑證時支持分錄類推,且轉賬方案可設置為系統自動結轉,切實提高操作效率;
3.提供科目調整功能,不但在初始化時可按實際需要進行科目調整,而且在軟件啟用之后的任意時期內,可實現因工作需要進行科目統一調整的功能;
4.提供憑證和賬本自定義打印格式功能,規范全市地稅系統會計資料格式標準,并支持套打功能,支持針式、噴墨、激光打印機設備,同時,應保證打印用憑證紙、賬簿紙、封皮等輔材的長期供應;
5.提供憑證報告功能,以便于期末結賬時進行憑證檢查;
6.提供期末結賬的反結賬功能;
7.提供年終結轉自動轉賬功能,保證年終結轉的正確;
8.系統必須提供總帳預算控制管理機制,總帳信息能對憑證處理數據進行實時額度監控,如:總帳數據控制支付業務、總帳數據控制費用報銷業務等。
(二)報表管理系統
1.要求報表操作是EXCEL風格,支持自定義報表,同時能將定制好的EXCEL報表模板導入到系統中形成系統內報表模板,報表模板具備可分配和下發功能,達到統一管理的要求;
2.報表管理系統具備多種函數取數公式,通過自定義報表自動讀取和計算所需要的財務數據,完成表內與表間的數據運算及傳遞,生成各種財務報表,全面地反映單位財務狀況和收支情況,也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自定義報表內容及格式,完成報表數據的直接輸入和自動取數;
3.系統需要提供可自定義的勾稽公式定制功能,勾稽公式能自動進行表內及表間數據關系的檢驗,以保證報表數據的完整性、準確性;
4報表可以跨賬套進行數據合并,要求報表在總帳未記賬的情況下也能取到賬務里面未記賬數據,同時,對于憑證是否進行記賬處理,都可以在報表中進行反應。
(三)財務分析系統
1.提供報表、指標趨勢分析、結構分析、比較分析、比率分析等模式;
2.能夠以柱狀圖、餅形圖等圖表的形式展現分析結果;
3.應實現各單位之間、各科目之間任意交叉組合,進行比較分析;
4.實際功能要求(列舉部分):
(1)本年經費預算執行情況分析:能以圖表形式顯示本年經費預算執行情況,包括完成比例、與往年完成情況的比較情況、鉆取各項目(比如公用支出項目、基建項目)的預算執行情況分析等;
(2)經費收入情況分析:經費收入趨勢分析、與往年同期情況比較、與同期稅收收入比較(提供相關稅收收入數據輸入功能)等;
(3)經費支出情況分析:經費支出趨勢分析、與往年同期情況比較、與經費收入情況比較、鉆取各項目的支出情況分析等。
四、系統培訓要求
(一)培訓內容及方案
1.培訓內容包括設備和系統使用、維護培訓等,培訓具體形式應至少包括集中的基礎理論培訓和現場的實踐技能培訓兩種;
2.投標方必須保證培訓師資力量,主要培訓教員應有相應的專業資格和實際工作經歷并至少有三年的教學經驗,培訓必須使用中文教學環境;
3.投標方應詳細制定人員培訓方案,培訓方案應包括培訓目的、培訓時間安排、人數、次數、培訓課程(包括課程介紹)、培訓師資情況(包括教師簡歷)、培訓環境、培訓設備、培訓組織方式等。
(二)培訓費用
1.人員培訓由投標方負責,培訓費用包括:資料費、教師講課費、教材費等一切與培訓相關的費用,培訓用的實驗或操作設備由投標方免費提供;
2.培訓費用由供方負責,并包含在合同總價內,同時應提供分項的細項報價。
五、技術支持與售后服務
(一)售后服務的期限
供貨方與需求方簽訂合同之日起,須提供三年免費技術支持與售后服務的保修期,三年保修期滿后的售后服務方式、計費方式應在競標文件中予以詳細的說明。
(二)技術支持與售后服務的內容
1.保修期內的服務包括遠程服務和現場服務;
2.保修期內,供貨方負責對其提供的設備及軟件進行維修,無償并迅速更換發生故障的產品,不收取額外費用;
3.保修期內,供貨方每年向用戶提供網絡、設備或軟件的運行評估報告,并提出修改完善建議;
4.投標方必須說明并承諾下列系統維護服務內容:保修期內免費維修、維護,日期、手段、方式、范圍,分產品、技術、模塊、部件等部分說明,并提供各種突發事件的應急策略和方案;
5.要保證服務響應時間、系統恢復時間、系統升級是否及時等服務質量,每次服務均需雙方經手人簽字,作為評定服務質量的主要依據;
6.交貨、安裝及培訓時間:合同簽訂后30天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