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日期: | 2009.02.05 |
---|---|
截止日期: | 2009.02.06 |
招標業主: | 廣州市地下鐵道總公司 |
地 區: | 廣州市 |
內 容: | 軌道交通線網2020年建設規劃——線路敷設方式、工法及已建線路拆解工程專題研究 |
一. 單位名稱:廣州市地下鐵道總公司
地 址:廣州市中山五路中旅商業城16樓
二. 項目名稱、資金來源、項目投標限價、完成時間
1、項目名稱:廣州市軌道交通線網2020年建設規劃——線路敷設方式、工法及已建線路拆解工程專題研究
2、資金來源:政府財政性資金
3、項目限價:本項目投標限價為人民幣壹佰零伍萬元(¥1050000元)
4、完成時間:2009年5月31日前提交中期審查成果報告,2009年10月31日前提交終審成果報告,2010年1月31日前按評審意見修改完成最終成果報告,并送達廣州市地下地道總公司。
本項目作為一個整體,投標人必須進行整體投標,不得分拆。
三. 項目背景:
廣州市原軌道交通線網規劃于2003年10月正式完成,并通過了市人大審議和市政府的批復。原規劃為19條線,共726公里。其中,城市軌道交通為15條線,共619公里;城際軌道、市郊列車線共107公里。該線網規劃有力地支持了城市空間拓展,較好地指導了廣州市近期軌道交通建設。根據2005年7月國家批復廣州市的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劃,到2010年前后廣州市將建成軌道交通7條線路,共237.1公里。
近年來廣州市社會經濟發展迅猛,城市行政區劃調整后,為滿足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需要,廣州市于2008年2月,上報了《廣州市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劃調整》,目前正在國家審批過程中。調整后的近期建設線網增加六號線二期工程、七號線一期及九號線工程,共53.4公里。調整后的近期建設規劃線網長度增加到290.5公里。
根據廣州2020年城市總體規劃及快速發展的社會經濟需求,廣州市及時開展了新一輪軌道交通線網規劃深化研究和2020年建設規劃研究工作,遠期線網規模和建設計劃將做進一步調整。據初步研究成果,廣州市的城市軌道交通線網遠景規模將由原來的726公里提升到1047公里。其中,城市軌道交通為20條線,共767公里;城際軌道、市郊列車線共280公里。2011-2020年間,將在2010年近期建設規劃和國家即將批復的近期建設規劃調整線路的基礎上繼續建設260多公里,至2020年共建成15條線路,560公里。線網建設規模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一倍左右。
為配合2010年近期建設規劃,廣州市曾于2003年組織開展了廣州市軌道交通線網資源共享系列專題12項專題研究,從建設規劃、系統制式、規劃控制、運營管理等六大方面從線網層面進行了系統性的規劃。目前,廣州市軌道交通2010年線網資源共享系列專題研究成果,已經成功應用于指導廣州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研究和具體線路的工程設計與建設中,并獲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建設規模和建設范圍的擴大,對城市經濟、規劃、資源、網絡實施可行性、技術、設備、運營、管理、安全風險控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原線網規劃的基礎上形成的資源共享系列專題成果應用將遇到許多新的問題,由于新建線路主要位于城市中心區,周邊房屋密集、各類市政設施密布,并存在與已建線路的換乘與拆解問題,城市中心的這些線路實施的難度與風險非常大,規劃的線路走向是否可行,換乘節點是否可實施,關系到整個線網規劃的可行性及可實施性,因此非常有必要的開展線路敷設方式、工法及已建線路拆解工程研究,重點要研究城市中心區線路敷設、工法及拆解的可行性及可實施性。
為了解決上述困難,充分利用廣州市已積累的技術、設備資源和寶貴的線網實踐經驗,進一步擴大與發揮線網資源共享的優勢,我司擬在原線網資源共享系列專題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繼續開展線路敷設方式、工法及已建線路拆解工程專題研究,以指導2011-2020年線網建設規劃編制,以及后續各線路工程可行性研究,保證線網的科學性、合理性、系統性、協調性。
四. 工程地點:廣州市。
五. 專題研究內容、深度及成果要求:
1、研究范圍
以廣州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深化方案及廣州市軌道交通線網2020年建設規劃為研究和應用范圍。
2、研究內容:
結合上述研究范圍,開展如下3方面的研究工作:線路敷設方式研究、工法研究、已建線路拆解工程研究。
3、研究深度:
總結2010年線網規模和實施計劃專題研究成果應用情況,對線網建設線路敷設方式、工法及已建線路拆解工程進行研究,各部分的研究深度如下:
線路敷設方式研究:圍繞線網規劃、結合城市規劃,根據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調查資料,考慮沿線周圍環境、道路條件、環境保護、工程造價等因素,研究2010年~2020年建設目標線網內各條線路的敷設方式,重點研究城市中心區線路敷設的可行性及可實施性。
工法研究:結合各線的特點和實際環境條件,對線路的埋深方案及施工方法作專題研究,考慮車站和區間所處地質條件和周邊環境的特殊性和復雜性,其施工方法通過比選明確采用高架法、明挖法、蓋挖法、暗挖礦山法、盾構法以及關鍵換乘節點、工程控制點的工法的可行性及可實施性研究分析等。
已建線路拆解工程研究:對廣州線網調整中可能存在拆解的節點進行分析研究,并進一步提出工程實施的關鍵點。
4、成果要求:
專題研究成果必須符合任務書中的規劃目標和原則、規劃主要內容等規定。
線路敷設方式研究:完成研究范圍內的每條線路的縱剖面,并有充分的比較論證和推理。
工法研究:針對不同和地質和環境條件,提交所采取的相應工法,并有充分的理由。
已建線路拆解工程研究:對需求進行拆解點進行必要性的充分論證,提出嚴密、完整的拆解方案。
規劃成果包括專題研究報告、圖紙等。專題研究報告應準確、完整地表達專題研究的意圖和內容,提交各階段成果報告均須文本30套、電子文件(刻制光盤)2套,成果報告必須使用下面規定的軟件類型和版本。
文字報告包括研究方提供的正式往來文件、中間成果報告、最終成果報告和技術說明書等,文字報告、圖紙采用標準的尺寸。
文字、表格編輯軟件采用Microsoft office (WORD、EXCEL),其中的投資估算、財務分析、經濟分析表格應當采用EXCEL。進度橫道圖采用Microsoft Project。繪圖軟件采用AutoCAD ,資料按甲方的有關要求歸檔。
設計文件要符合設計文件編制內容格式的要求,完整齊全。說明能充分表達設計意圖,文字精練,圖面清晰,技術措施無原則性重大差錯,盡量減少一般性的錯、漏,避免各專業間配合上的矛盾、脫節或重復。
設計中采用的基礎資料要齊全、可靠,設計要符合設計標準、規范的有關規定,計算要準確,文字報告要協調好各章節、專業的內容、觀點,注意報告的一致性。
研究報告中的成果內容須符合前述研究范圍、研究內容和深度等要求。規劃圖紙和文本必須做到清晰、完整、表達準確,同類圖紙規格應盡量統一。
六. 投標人資格要求的最低標準:
1. 具有獨立法人資格。
2. 投標人須具有《工程咨詢資質證書》甲級資質或具有《工程設計證書》甲級資質。
3. 提交經會計師事務所或稅務師事務所審計的近兩年(2006年、2007年)的財務審計報告和報表,且無拒絕和否定意見(a、如為稅務師事務所審計的財務報告,應有注冊會計師簽字并蓋章;或b、如為事業單位,可提供銀行資信證明)。
4. 在以往沒有因腐敗或欺詐行為而被政府或業主宣布取消投標資格。
七. 投標人資格審查方式采用資格后審方式。
八. 報名地點:廣州建設工程交易中心 (地址:***
九. 報名時間: 2009年2月5日及6日(上午9:30~11:30, 下午2:00~4:00)。
十. 報名時需提交文件:
1、 投標申請函(須有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權代表簽字并加蓋公章);
2、 企業法定代表人證明書及具法人簽名或蓋章的對參加本項目編制投標的委托代理人的有效授權書;
3、 企業法人營業執照、事業單位組織機構代碼證(復印件);
4、 資質證明及相關資料(復印件);
5、 質量體系認證證明書(復印件);
6、 單位簡介;
7、 擬投入本項目編制的項目負責人***
8、 經會計師事務所或稅務師事務所審計的近兩年(2006年~2007年)的財務審計報告和報表,且無拒絕和否定意見(a、如為稅務師事務所審計的財務報告,應有注冊會計師簽字并蓋章。或b、如為事業單位,可提供銀行資信證明代替)。
9、 涉及訴訟的情況報告、廉潔承諾函及其他需說明的問題。
十一. 保證金要求:人民幣貳萬元(¥20000)(必須為現金、現金支票或銀行保函)
十二. 標書出售:售價:人民幣500.00元(伍佰元)/套,
出售地點:中山五路219號16樓總工程師室
注:1、各投標人所報資料必須真實,若發現所報資料不真實,業主有權不接受其購買標書。
2、企業營業執照、資質證明、項目負責人***
3、投標人報名時需提交廣州建設工程交易中心報名表。
4、未辦理IC卡的單位,請在本項目投標報名前,到廣州市建設工程交易中心9號窗口辦理IC卡申領手續,詳細說明見廣州建設工程交易中心網站公告。
報名聯系人***
聯系電話***
項目(業務)聯系人***
聯系電話***
傳真:***